出血病是近年來淡水池塘魚類養殖中危害種類多、流行范圍廣、發病率高、經濟損失大的一種疾病。養殖過程中常見的魚類出血病主要有:病毒性出血病、細菌性出血病、應激性出血病和寄生蟲出血病等四種情況。
一、病毒性出血病
魚類病毒性出血病為典型和具代表性的就是草魚病毒性出血病,該病主要是對草魚魚種階段危害較大的病毒性疾病,草魚、青魚都可發病,但主要危害草魚為主。
(1)病原:草魚呼腸弧病毒
(2)流行特點:6-9月份,8月高峰,水溫25℃以上為流行,死亡率高可達80%。
(3)癥狀:
①病魚食欲減退,體色發黑,以頭部為明顯。
②病魚鰭條基部出血,口腔、下頜、鰓蓋、眼眶四周充血或出血。
③解剖病魚肌肉出血,腸道充血或出血,伴有肝臟、腎臟充血、脂肪肝等情況。
注意:草魚病毒性出血病腸道呈紫紅色,腸道充血但不糜爛,有彈性,粘液少。
草魚細菌性腸炎病腹腔大量腹水,腸道肉紅色,粘液多,易斷,沒有彈性。
(4)預防:注射草魚出血病滅活疫苗;發病高峰期使用“聚維酮碘”消毒;禁止帶有病毒的魚苗、魚種進出;定期清淤,定期使用“抵青青+乳乳酸”改善池塘環境。
(5)治療:抵青青+乳乳酸改善池塘環境,第二天:內服獨立清+白便速止+賽有漁液肽美,每袋拌料80斤,連用5天。
二、細菌性出血病
細菌性出血病又稱細菌性敗血癥、出血性腹水病等,該病作為爆發性流行病危害很嚴重,殃及魚類品種多,主要危害草魚、鰱、鳙等多種魚類。
(1)病原:嗜水氣單胞菌、溫和氣單胞菌和魯克氏耶爾森氏菌
(2)流行特點:5-9月份均可爆發該病,7、8月為高峰,水溫28℃-32℃為高峰,死亡率高可達80%。
(3)癥狀:
①發病初期,病魚上下頜、口腔、鰓蓋輕度充血,腸道內有少量食物。
②發病嚴重肛門處紅腫,腹部膨大,腹腔內有淡黃色的腹水,肝、脾、腎腫脹,腸道大量粘液,糜爛、無彈性。
(4)預防:定期徹底清塘;定期加新水、換水;選擇優質的魚種和營養全面的飼料;做好魚體、工具和食場消毒工作;定期使用抵青青+乳乳酸,改善池塘養殖環境,使用藻多多培育池塘中有益藻類。
(5)治療:內服君無影+俠肝義膽+賽有漁液肽美,每袋拌料80斤,外潑聚維酮碘消毒殺菌。
三、應激性出血病
魚類應激性出血病是由應激因子(如:拉網捕撈、天氣突變和長途運輸等)刺激所引起的一種非傳染性疾病。各種養殖魚類均可發生,主要危害鯉魚、草魚、鯽魚和花白鰱,一般成魚發病率高。
(1)病因:①長期投喂高蛋白、高營養的飼料,發病魚普遍比不發病魚長得快,因應激因子作用下導致發病,如(分池、轉塘、捕撈等)
②該病多發生于高密度的養殖池塘中。
(2)流行特點:7-10月份為發病高峰,水溫28℃-32℃發病嚴重的,20℃以下很少發病。
(3)癥狀:①病魚體色較黑,發病初期腹部和嘴部輕度充血發紅,少數有出血點。
②發病嚴重時頭部,嘴、鰓蓋、鰓絲、鰭條基部明顯充血發紅,少數鰓絲有出血。
③病魚體表粘液少,肌肉水分增多,體表有浮腫感,肛門輕度紅腫,腸道輕度出血,脾臟淤血腫大,呈紫黑色。
④該病對血管的損傷為突出,病魚血管發生透明變性,纖維素壞死,導致血管破裂,引起出血。
(4)預防:定期徹底清塘;選擇營養均衡飼料;避開高溫捕撈、運輸;控制合理放養密度;定期使用抵青青+乳乳酸改善池塘養殖環境,使用藻多多培育池塘中有益藻類。
(5)治療:水清清+賽有漁液肽美,解毒抗應激;第二天:聚維酮碘+水清清消毒殺菌。
四、寄生蟲引起出血病
魚類寄生蟲引起的出血病雖然相對來說發病率較低,但其危害不容忽視,尤其是對花白鰱的危害為嚴重和突出。
(1)病因:錨頭蚤、中華蚤等寄生蟲的寄生,先叮咬魚體造成傷口,繼而引起細菌感染,導致出血病的爆發。
(2)流行特點:春秋季節以及初夏、夏秋交替季節是寄生蟲引起出血病爆發的高峰期,水溫26℃-32℃為高峰,如錨頭蚤繁殖環境為25℃-33℃,當水溫超過33℃繁殖受到印制。
(3)癥狀:
①寄生在魚體表的蟲,如錨頭蚤,當它頭部鉆入魚體吸收營養時,引起魚鱗片破裂,皮膚肌肉組織發炎紅腫,形成大小不一紅斑。
②當寄生蟲從魚身上脫落后,叮咬后的傷口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,當細菌通過傷口進入血液,就會引起敗血癥導致魚死亡。
③當花白鰱體表有出血點死亡情況,大多數就屬寄生蟲引起的出血病(敗血癥),常見的寄生蟲有錨頭蚤、中華蚤、指環蟲。
(4)預防:定期徹底清塘;定期使用底速爽+蔚漁超濃有機酸一組3畝,改善池塘養殖環境,使用硅藻豐泰培育池塘中有益藻類。
(5)治療:檢查有蟲先殺蟲,專蟲專殺,如:錨頭蚤/中華蚤——茅孢清;使用茅孢清是加強改底調水如有內孢子蟲建議配合俠肝義膽+賽有漁液肽美,再用俠肝義膽+君無影+賽有漁液肽美防止繼發細菌性感染。
車輪蟲/斜管蟲——車靜;使用車靜控制寄生蟲后,配合改底調水措施,及時拌喂俠肝義膽+君無影+賽有漁液肽美,以防細菌性疾病發生。
指環蟲/三代蟲——驅蟲散。
當環境、病原、體質三個條件同時滿足則會導致魚類發病,所以在養殖管理過程中,我們要注重環境、體質和病原三方面的調控,三者相互影響,相互制約。定期使抵青青+水清清 改底解毒,藻多多定向培育硅藻,改善魚類生存環境,達到更加適宜的生長條件;定期使用俠肝義膽保護魚的肝膽腸道,增強魚的體質。在出血病爆發高峰期,做好預防工作,如殺蟲、消毒殺菌等。